首页

北京s宠儿女王

时间:2025-05-24 06:20:03 作者:“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三部门联合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 浏览量:40631

  央视网消息:巡天望远镜让我们更好地看清宇宙,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让地球人更好地看清自己。今天(9月17日)12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8次飞行。

  数百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卫星遥感技术以卫星为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以获取地面的水、植物、土地、大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状况。

  近几年,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从太空的视角越来越多地欣赏到地球的各种美景,在这背后是我国遥感卫星陆续实现了多项突破。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

  我国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投入使用

  国产高分卫星的“眼睛”可以为船舶指明方向。近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完成了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两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国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该海域的覆盖盲区问题。

  据了解,两座基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基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均接入我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为三沙船舶航行监管、岛礁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导助航服务。

  深空探测公布新规划 探月探日再进一步

  从仰望到追逐,从理想到现实,一个又一个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未来,中国航天人的目标还要聚焦深空。

  近日,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正在上海举行,航天专家表示,2026年即将发射“羲和二号”探日卫星,计划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除了对太阳的探索之外,我国探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未来中国人建设的月球科研站、能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都值得我们期待。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五一”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

除了体育技能,缓缓行驶的“体育大篷车”也将健康知识带到了海岛民众身边。“舟山渔场看嵊泗,嵊泗渔场看嵊山”。曾经的嵊山岛满是青壮年渔民,而如今,随着年轻人迁往城市,曾经热闹的渔场也呈现出了老龄化趋势。

香港官员:逾10万人经人才计划来港

苗族妇女唐金秀一家四口也搭乘上了务工专列,她表示,今年是自己第二年搭乘务工专列。“以前在网上预购车票会有订不到票的时候,需要改签,现在坐务工专列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浙江宁波试点设立“人大观察站”

从能专注打赢的舒心环境中来。能否拴心留人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工资、住房福利等物质待遇的高低,还要看我们是否提供了与官兵需求相适应的愉悦身心的环境。俗话说,苦不死人,累不垮人,但是环境不好能气跑人。官兵是军人,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各级只有努力为官兵营造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用向上的文化激励人,用适当的奖励吸引人,自然会形成众马竞奔的生动局面。

探访福州优品消费节:民众一站式购买“八闽好物”

今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殷切期望。

【第七届进博会】首展首秀引领医疗创新潮流

61岁的倪夏莲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24日刚刚结束训练的她逐个与相熟的运动员和记者打招呼,然后招呼全队合影留念,“核心”地位显露无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